8425.
光音育幼院,您好。
劉瑩惟
2014-07-08
光音育幼院,您好:
我是《共鳴 Kungming》創辦人,劉瑩惟,今年 24 歲。
 
媽媽在她 18 歲時,未婚懷孕,她因為懷孕而被迫和我爸結婚。
所以,從小到大,她經常嫌棄我、抱怨我,她覺得我要為她的人生負責。
 
24 年來,我對媽媽充滿了抱怨,甚至是恨她把我生下來。
從小,我學會了忍耐、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,因此害怕與人交流。
國小二年級的導師有次到家裡做家庭訪問時,還跟媽媽說:「我覺得瑩惟有自閉症的傾向,建議你帶她去看醫生。」
 
24 年來,我對情緒的處理方式都是:「忍耐、忍耐、再忍耐。」
我就像氣球一樣,不斷忍耐、不斷吸氣,直到再也忍不住時,直接爆炸。
 
 
生活中,不論是對家人、朋友、愛情、工作等等,我不曾少過抱怨與情緒。
在面對抱怨與情緒的體驗中,漸漸的我發現許多秘密。
 
「沒有不好的情緒。
 所有情緒都是未拆的禮物。
 拆開禮物,可以讓自己更了解自己。」
 
當我願意了解自己的情緒時,我會更認識自己、我會看見真實的自己。
了解自己,就能推翻舊有的自己。
親自實踐行動,就能打造新的自己、新的生活。
 
我將這些方法使用在我對家人、朋友、愛情等等的抱怨與情緒上。
我發現,它能一再的使我從憤怒、難過的情緒,轉為暢快的開心。
並且,扎實的改變我的生活。
 
 
我對「媽媽的情緒」在上個月,發生了大轉變。
我現在會真心的對媽媽說「我愛你」,媽媽也會對我說「我愛你」與「我想你」。
 
我對「與人的交流」在上禮拜,發生了大轉變。
我能和別人自在的聊天,更重要的是「我終於開始做自己」不再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。我也能在別人面前哭泣。
 
這些轉變,在我以前根本完全沒發生過,也不可能發生。
我也因此變得更懂得對別人感同深受。
 
 
因為,我覺得不論是對家人、朋友、愛情、工作等等的情緒,都是一種失戀。
所以,在 2014 年 7 月 1 日,我正式將它稱為:《失戀終結者》
 
我因為《失戀終結者》而開始活出我的人生。
我想要與人們分享活出自己人生的機會與方法!
 
當人們做出傷害人的事情時,絕大部分是因為不知道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。
我覺得「沒有人在傷害別人時,是開心的」。
當我們能透過了解自己的情緒而找到自己時,便不會因為迷失與慌張而做出傷害人的事。
 
希望能有機會和您以及育幼院的孩子們分享《失戀終結者》,謝謝。
 
 
《失戀終結者》詳細介紹請看以下連結,謝謝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kungming.star/posts/1470533706526643?notif_t=like
 
祝您順心。
回覆:
您好,
謝謝您,目前院內無此需求。